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2011年團員心得] 林東賢




「你要去迦納當志工,好酷喔!」身邊常更朋友這樣對我說。在清大碩士兩年的研究生活單純,想到畢業後即將步入社會工作,擔心未來時間不許可而無法幫助他人,希望工作之前做些事情,加入更組織、規劃的團體一起從事志工服務,與團員共患難,盡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曾記得媽媽反對我前往迦納,理由皆是從電視媒體所獲得的資訊,傳染病、瘧疾、治安不好、食人族等等,說得像非洲人都會吃人似的。我便會對媽媽說:「好手好腳,要回饋給社會。」結果這一趟回來,收穫最大的還是自己。

此次的志工服務、學習給了我很多寶貴的經驗,坐了近三十小時的飛機到達迦納,身體因時差問題有些疲倦,心情上充滿期待。期待可以幫助些什麼,又擔心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是他們所需。在迦納二十天的日子裡,有數不完的事可以分享,但內心最深層的感動卻無法向你述說。迦納人使用頭頂著東西運送物品,路邊的小販也是,常看到高速公路上當經過收費站時或者經過紅綠燈時,小販總會頂著物品向車上的人兜售,賣些長途車程可能所需的東西,像烤過的香蕉、袋裝礦泉水、預付卡甚至鍋子也有人賣。曾記得在探訪當地農民的農地時,路上有個小女孩哭得厲害,十歲左右,於是前往慰問發生什麼事情,她告訴我們她不想再頂著籃子下山了,籃子裡裝著要前往市場販賣的食物,走三小時以上崎嶇不平的路下山,但為了維持家計,媽媽堅持要小女孩幫忙,我們心中充滿不捨,而我們也只能告訴媽媽在山下我們成立了IT教室,希望可以讓小女孩去上課,我們心中深切期盼可以為她帶來些小小的改變。

在迦納我們執行一項工作為「再造雨林」,如果要再造雨林,我們要了解為什麼雨林會減少,農民為了增加有經濟價值的作物種植面積,便不斷砍伐樹木及焚燒雨林,希望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印度公司也看到雨林中含有大量的柚木,也跟當地林務局合作,請當地農民幫忙鋪路,將來可以使用卡車將更多的木材運下山,此故事讓我們發現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破壞雨林,短視近利的結果讓雨林快速地減少。

我們體認到雨林減少是很難在短時間改變的事實,於是接洽當地農民並開會,在當地農民的幫助下進入雨林,尋找原來在雨林裡可結成果實的植物,並且將果實取下來,事後再將果實剝除果肉取出種子,進行分類,將其種植在農民的農地上,希望讓雨林裡的植物可以出現在農地上,並且增加迦納當地水果的多樣性,有朝一日會出現在餐桌上,並增加農民的收入。

行程倉促,回台灣前兩天,終於收集足夠的果實,並且種植下去,共六十四棵。期盼有天再回迦納時,看到迦納菜市場擺滿水果攤,映入眼簾各式各樣的水果,而不是只有一兩種,讓人擔心身體會健康嗎?

一群來自台灣的大學生,雖有了各方面的專業,但沒資金也沒人脈,只有傻傻地衝勁,不怕苦、不怕疾病的熱誠,但光熱誠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在短短幾天改變國家存在的問題絕對是不可能的,思考為當地帶來什麼幫助,記得曾有人說過,帶給迦納不能光只有物資,常有組織帶了許多高科技產品或者建造的建物,事後人走了,留下的皆是空殼,當地人不知道如何製造產品或再建造房子,也不知道該如何維修,此現象就像是只給魚而不給釣竿。該帶過去是啟發,就像是空中飛舞的蝴蝶,此時輕拍翅膀,在未來產生一場龍捲風。

回想這一段旅程,感謝所有支持我們前往迦納的朋友,因為你們的信賴才有這篇文章的形成,出去走一遭,讓我更加了解人與人之間複雜的課題,也更加了解志工不光只是勞動或者資金,發覺他們需要什麼,思維該如何規劃下一步,而不落於只是給魚的志工。過程中,我也不斷勉勵自己,即使遇到再多的困難,仍然不忘記當初想幫助人那股熱誠的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