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

Ghana Diary 0808

Winneba舊名Simpa,是座臨海漁村,居民多以捕魚與陶器製作為業。今天我們先前往Magjoy Royal Beach Resort,再沿海岸線繞到魚市場。

Photography by Karina Sun

Magjoy Royal Beach Resort已被開發成私人海水浴場,入場費0.5 Cedi,裡頭有簡單的餐廳與販賣部,也有旅館可供住宿。正值漲潮,兩、三公尺高的浪頭一波波打上沿岸的灰色石塊,石塊上滿滿鋪著海草,淺褐色的沙灘混和黑色石礫,偶爾可見幾枚被打上岸的貝殼。

海岸一隅有幾位漁夫正在灑網、補網。73歲的Kwame Nsin捕魚已超過一甲子,他從10歲開始隨父親捕魚,18歲開始獨當一面出海。他現在已是三個孩子的爸,長子繼承他的衣缽,隨他一起捕魚,次子是傢俱師傅,老么是焊工。

Winneba漁業分為沿岸灑網與出海捕魚兩種。沿岸灑網的規模較小,大都是三兩魚夫帶著自己的漁網抓點魚回家加菜。出海捕魚的規模就大得多,漁夫就多年捕魚經驗,先算準魚群行進方位,再乘動力獨木舟出海,趕到魚群之前,灑開大網一網打盡。一條大魚可賣40 Cedi(1 Cidi約等於23元台幣),小魚可賣5 Cedi。為求安全起見,每艘船至少有兩名漁夫。台灣漁船上不乏女性身影,Winneba不反對女性出海捕魚,但因沒有機器,漁夫皆用人力把沉重魚網拖回,女性力氣較不足,在船上較幫不上忙,因此鮮少有女性出海。

Kwame Nsin說,他們所在的海岸為河海交界,水流變緩,沉積物多,吸引魚群聚集捕食。他掀開水桶上的黑色塑膠袋,笑著展示裡頭兩條肉質豐厚的魚,Winneba一年四季都是捕魚季節,但夏季漁獲量相對較大,8月的漁獲就頗為豐富。

與台灣周休六、日的習慣不同,Winneba將星期二定為休息日。漁民在那天休養生息、修補魚網、以及完成一些雜務。一些比較認真的漁民還會在午、晚沿岸灑網捕魚。

迦納政府現已提供免費小學教育,因此大多數的Winneba居民會把小孩子送到學校念書,畢業後再幫忙捕魚或另謀他就,但因漁業仍是Winneba主要經濟來源,也是居民生活的重要環節,目前還不至於出現青年人口外流問題。

Winneba的沿海聚落坐落在一個長長的緩坡上,從海水浴場到魚市場是一個平緩的下坡,一路向前,遠方城鎮近收眼底,隱隱可以看到遠方一抹海水的藍。走到造船師傅住處,路邊橫著幾艘近十公尺長的巨型獨木舟,皆為原木一體成型,將一棵樹木雕鑿成腹寬、兩頭尖扁的形狀,再將中間挖空,內部以木板隔出座位,外頭塗上混和海鹽的膠以防水,就算大致完成。(花多久做)?

走到聚落盡頭,原以為會看到一片無際海景,沒想到首先鑽進鼻中的是一股惡臭。
骯髒的塑膠包裝、腐爛的食物、廚餘,以及半分解的黑色垃圾袋堆成一座花花綠綠,將近一層樓高的垃圾山,沿著海岸線綿延到遠方。有居民顛顛簸簸走在山上,撿拾可用物品,雞、羊、豬鑽進垃圾中找食物。Hakeem說,當地居民把海灘當做天然大垃圾場,每天把垃圾往海邊丟,「政府已經清掉一半了。」

Winneba漁市場混和蔬果的甜味、人的體味與魚腥味。這裡有魚鱗的銀、路邊木板房的棕、蔬果的紅、黃與綠,糖果攤的黃與橘,以及小販衣服的黑、藍、紅、白、橘,每張照片都是幅色彩斑斕的圖畫。

但眾人看到我們拿著相機和DV,紛紛搶著擠進觀景窗,隨後搶看我們拍出的照片,又試著從我們手中奪過相機拍攝。這般過度熱情,讓我將相機收進包包,緊緊靠在胸前,再也不敢隨意拍照。

熱情是我對迦納居民的第一印象,但經過這幾天與居民的相處,我有點不確定部分迦納人接近我們的原因,是看上我們手上的昂貴的攝影器材,認為可以從我們這些外國人身上敲竹槓,還是以交朋友的真心坦誠相待?

Winneba漁市緊臨海邊,當獨木舟返航,就直接在岸邊擱淺,讓軟泥嵌住船底,再用繩索固定。漁夫將漁貨直接交由在岸邊等待家人的擺攤販賣,然後開始清理、修補魚網。女人與孩子將漁獲放進臉盆或木板上現場剖殺,但縱使漁獲新鮮,市場中無所不在的密集蒼蠅群卻有點讓人倒胃口。蒼蠅或三兩逗留在海鮮上,或四處飛舞,數量之多,似乎一開口就會不小心吃進一隻。不過海鮮倒是相當便宜,我們買了20隻小螃蟹,加上十幾枚可加工做裝飾品的貝殼,僅花了4 Cedi。

8月是迦納雨季,一連五天都是陰涼的舒爽天氣。大家開開心心地逛了半天,不撐傘,也沒擦防曬,回到WODiv才發現黑了一圈,還有些脫皮曬傷,迦納的太陽威力實在不容小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