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2011年團員心得] 汪祐德




感謝給予我們協助的企業或個人
感謝陪伴我走過這一切的夥伴、老師、家人
這一年,我們不追女孩
  這一年,我們一起在非洲大陸的土地上
  追風 追鼓聲 追世界
2011.8@Ghana
二零一一年的八月,在台灣是個炎熱又忙碌的日子,論文結束也正式宣告我的研究生隨之結束,同時,這也表示迦納的非洲之旅也將起飛。從一零年的九月開始,籌備了幾個月,經過規劃、討論、募款等等過程,曾經一度停擺,而如經我們順利地搭乘將近一天半的飛機,經香港、曼谷、衣索比亞,最後降落在迦納阿克拉機場,腳下踩著非洲大陸的土地,空氣中沒有我腦中想像應該要有的味道,但是確實,我們成為了異類,應該說是「非黑皮膚」的少數人。短短的幾天中,我們與小朋友在教堂分享知識,與當地人互動互助,學著如何去與世界溝通。我們踏過迦納的海灘,走入迦納的雨林,擁抱迦納人的笑容,握緊他們的小手看迦納。
在這之中,我們幫助ICT的教學,與小朋友與當地人互動的過程中雖然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與溝通障礙,但是他們的笑容總是化解了文化的隔閡、語言的藩籬,一個擁抱打破了彼此的鴻溝,為我們在做相關服務的時候,給予正面向前的力量。我們看到了迦納人的熱情與奔放,看到迦納人對於生活的態度與精神,當然,也看到電影血鑽石中的”This is Africa”,這就是非洲,這就是我所看到的非洲,雖然有貧窮,有欠衛生,但是這裡充滿對生命的堅持與對生活的努力,值得我從中學習。
在迦納生活的幾天中,我們進入了他們迦納人生活的行為模式中,大夥利用收集雨水或是從井裡舀水而得來的三桶比較乾淨的水,洗一個沒有蓮蓬頭也沒有熱水的澡,水瓢是我們洗澡和刷牙的最佳利器,大家晚上討論時,還要比一下誰用的水少。除了洗澡外,上廁所也是一大難題,由於當地取水相當不易,又沒有水塔之類的蓄水設備,所以經常是沒馬桶可上,隨處可以看到大人小孩就在路邊方便起來,好一點情況就是有馬桶沒水沖,有水還要小心翼翼地節省使用,否則晚上就沒水洗澡了。而當地的公廁也稱之一絕,只用水泥牆當作隔間,而進去裡面可以發現甚麼都沒有,連個溝渠也看不到,上廁所就是在裡面直接隨便找塊地,所以地上常常充斥著排泄物,令我們團員大開眼界。也由於當地的水資源匱乏,不用考慮有自來水這回事,當地的小朋友都會從教堂的井水裡,舀一桶水起來,然後嘴巴湊過去水桶邊緣,直接飲用,這畫面對於我們生長在台灣的孩子看來,這種衝擊力使我很難將眼神移開,這是多麼難以想像的就出現在我面前。而我們對於井水的包容力還沒有到達可以生喝的海納百川,因此我們都是買袋裝水來喝,有時候覺得袋裝水味道怪怪的時候,我們就自己挑腰包買點迦納的豆奶或是迦納可樂來解渴,從生活環境的不同,使我感受到甚麼是非洲的第三世界,而我們台灣又是多麼令人珍惜。
在當地可以發現,文化的不同使我們彼此看待事情的角度有所差異,由於這樣的文化衝突,讓我們在與當地工作團溝通時,出現層層困難,而語言的不同更是必須克服的一大問題,在這樣的磨合過程中,確實會消耗大家的信心與衝勁,但是走過這些過程,會發現這些必經之路都讓我們對看待事情的視野更加寬闊。文化的不同表現在每個細小的面向,像是待人的態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相較於我們對人較溫和含蓄,迦納的夥伴表現就相當直接,高興與不悅很清楚的就顯現在表情與肢體語言當中,而我們也很容易就察覺這樣氣氛,而隨著時間將我們融入到當地的文化時,我們對於這樣熱情的擁抱、直接的溝通也漸漸習慣,並知道如何去面對。
坐在車裡,經過他們的道路可以發現,除了首都阿克拉之外,大部分的城市都不太能拿來跟台灣的城市做比較,而不管是在阿克拉或是其他像是第二大城庫馬席以及前首都所在地-海岸角,交通都是相當擁擠,尤其是在阿克拉地附近,路上紅綠燈少之又少,或許是不想要有路燈,可以省電的關係,許多的十字路口都被圓環所取代,而因如此,所有的車都被塞在圓環上,而到了市區就是完全地動彈不得,許多車寧願走旁邊的紅土路抄捷徑,也不願塞在柏油路上。而當地的大眾交通工具屈指可數,沒有公車或是火車,大家最常搭乘的是戳戳車,有點類似台灣的九人座廂型車,只是在台灣可能只會坐九人,在迦納可能可以坐超過一倍的人數,畫面很難想像吧,我曾經在教堂門口看見一台戳戳,在滿了來教堂上課的孩子,一個坐椅上坐著一個大一點的小朋友,腿上再坐一個小一點的小朋友,就這樣,一台車塞得滿滿滿,沒有所謂的安全帶,也沒有時速限制,就像我們由阿克拉開車到海岸角的清晨,沙漠狂飆的風塵吹打著我們昏昏欲睡的迷濛,道路兩旁的景象消逝而過,宛如坐入時光隧道,正前往著未知的國度。
在首都附近的每個大路口或是收費站與檢查哨,處處可以看到男男女女正在旁邊等待,當前方路口亮起紅燈車輛紛紛停下時,這些男女老少頂著頭上那又大又重的盆子或箱子沿車叫賣,甚麼東西都賣,只要想得到的都曾經在我們的車窗出現過,有袋裝水、長條土司、地圖、冰棒甚至是蝸牛,這些都讓我大開眼界,就跟在台灣賣玉蘭花一樣,太陽在頭頂上向他們殘酷的示威,而拒買者的臭臉並沒有摧毀他們的生存信念。在迦納,首都的人可能以勞工為主,那加上路邊攤或是頂上族的商業行為,而到了鄉下的城鎮,農業的活動才漸漸觀察得出來,而牛於當地的農業技術不發達,土地的利用相當草率,雨林的過度開發就是肇因於此,藉由舉辦一些跟農民的論壇,期盼發揮小兵立大功的精神,將不斷退縮的雨林找回,雖然種樹是一件長長久久的等待,但是一小步總是一個開始,我們期待我們對於ICT與雨林的付出,可以慢慢發芽茁壯。
在今年夏天的迦納,我們跟非洲小朋友一同分享知識,一同學習OLPC,一同微笑跳舞,與當地人一起打樁播種,一起吃怪異食物,一起奔飿在非洲的土地上,在海岸角的陽光沙灘上,聽著鼓聲在空氣中迴盪,映著迦納與台灣的腳印,還有你我懷抱著那份最初衝動與悸動的心跳聲。一個故事,紀錄一個走過的歷史,今天,這個故事從我們說起。

[2011年團員心得] 林東賢




「你要去迦納當志工,好酷喔!」身邊常更朋友這樣對我說。在清大碩士兩年的研究生活單純,想到畢業後即將步入社會工作,擔心未來時間不許可而無法幫助他人,希望工作之前做些事情,加入更組織、規劃的團體一起從事志工服務,與團員共患難,盡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曾記得媽媽反對我前往迦納,理由皆是從電視媒體所獲得的資訊,傳染病、瘧疾、治安不好、食人族等等,說得像非洲人都會吃人似的。我便會對媽媽說:「好手好腳,要回饋給社會。」結果這一趟回來,收穫最大的還是自己。

此次的志工服務、學習給了我很多寶貴的經驗,坐了近三十小時的飛機到達迦納,身體因時差問題有些疲倦,心情上充滿期待。期待可以幫助些什麼,又擔心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是他們所需。在迦納二十天的日子裡,有數不完的事可以分享,但內心最深層的感動卻無法向你述說。迦納人使用頭頂著東西運送物品,路邊的小販也是,常看到高速公路上當經過收費站時或者經過紅綠燈時,小販總會頂著物品向車上的人兜售,賣些長途車程可能所需的東西,像烤過的香蕉、袋裝礦泉水、預付卡甚至鍋子也有人賣。曾記得在探訪當地農民的農地時,路上有個小女孩哭得厲害,十歲左右,於是前往慰問發生什麼事情,她告訴我們她不想再頂著籃子下山了,籃子裡裝著要前往市場販賣的食物,走三小時以上崎嶇不平的路下山,但為了維持家計,媽媽堅持要小女孩幫忙,我們心中充滿不捨,而我們也只能告訴媽媽在山下我們成立了IT教室,希望可以讓小女孩去上課,我們心中深切期盼可以為她帶來些小小的改變。

在迦納我們執行一項工作為「再造雨林」,如果要再造雨林,我們要了解為什麼雨林會減少,農民為了增加有經濟價值的作物種植面積,便不斷砍伐樹木及焚燒雨林,希望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印度公司也看到雨林中含有大量的柚木,也跟當地林務局合作,請當地農民幫忙鋪路,將來可以使用卡車將更多的木材運下山,此故事讓我們發現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破壞雨林,短視近利的結果讓雨林快速地減少。

我們體認到雨林減少是很難在短時間改變的事實,於是接洽當地農民並開會,在當地農民的幫助下進入雨林,尋找原來在雨林裡可結成果實的植物,並且將果實取下來,事後再將果實剝除果肉取出種子,進行分類,將其種植在農民的農地上,希望讓雨林裡的植物可以出現在農地上,並且增加迦納當地水果的多樣性,有朝一日會出現在餐桌上,並增加農民的收入。

行程倉促,回台灣前兩天,終於收集足夠的果實,並且種植下去,共六十四棵。期盼有天再回迦納時,看到迦納菜市場擺滿水果攤,映入眼簾各式各樣的水果,而不是只有一兩種,讓人擔心身體會健康嗎?

一群來自台灣的大學生,雖有了各方面的專業,但沒資金也沒人脈,只有傻傻地衝勁,不怕苦、不怕疾病的熱誠,但光熱誠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在短短幾天改變國家存在的問題絕對是不可能的,思考為當地帶來什麼幫助,記得曾有人說過,帶給迦納不能光只有物資,常有組織帶了許多高科技產品或者建造的建物,事後人走了,留下的皆是空殼,當地人不知道如何製造產品或再建造房子,也不知道該如何維修,此現象就像是只給魚而不給釣竿。該帶過去是啟發,就像是空中飛舞的蝴蝶,此時輕拍翅膀,在未來產生一場龍捲風。

回想這一段旅程,感謝所有支持我們前往迦納的朋友,因為你們的信賴才有這篇文章的形成,出去走一遭,讓我更加了解人與人之間複雜的課題,也更加了解志工不光只是勞動或者資金,發覺他們需要什麼,思維該如何規劃下一步,而不落於只是給魚的志工。過程中,我也不斷勉勵自己,即使遇到再多的困難,仍然不忘記當初想幫助人那股熱誠的心。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2011年團員心得] 賴柔妤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離開迦納的第十七天,在嗡嗡作響的冷氣機旁邊,想起有羊叫的夜晚。

非洲迦納,對出團前的我來說是一個模糊,似乎有產石油?熱愛打鼓的民族?一片片廣闊草原?帶著27公斤的行李,轉了兩次機,飛行了十八小時,貼著玻璃窗,向下看著條狀的紅土路直至踏上了陌生的土地,I’m in Ghana.

服務的主要內容是IT教學,所使用的工具是OLPC。在writing課程,學生會打自我介紹的文章,在走動巡視的時候,有一位學生指著他的電腦,”What happened?”她指了指她的自介文,”……I love Taiwan. I will visit Taiwan in the future.”回給她一個傻笑,有些感動無法用言語表達。來學電腦的年齡層分布很廣,遇到年齡較小的小朋友,會教他們電腦中的遊戲,有個遊戲類似加法找答案,一個七歲的小孩遇到加起來超過十的答案,發現自己手指頭不夠用,會把自己的腳縮起來小心翼翼地開始數自己的腳趾頭,教學的過程有時覺得累,但總有一些可愛的舉動,到現在嘴角還是會不自主的上揚。

在最後兩天是文化交流的活動,當地小孩對童玩類的東西很拿手,每次數”3, 2, 1, Go! "在一片混亂中總是會有兩、三個陀螺成功地轉動,這時候小朋友會開心地舉起繩子說”Yeah! It’s mine! “在那一刻深深地慶幸沒有帶毽子去幾乎人人都會足球的迦納,否則是自取其辱啊 !他們也教我們玩當地玩得遊戲,那是個結合節拍、運動細胞、彈跳力、一對一的遊戲。但無論看了多少遍,團內還是沒有人學會,總是抓不到腳踏出去、拍手、跳起來的節奏,活像個壞掉的機器人。

有個四歲小女孩,她叫Mavis,十公尺外蹲下對她伸出雙手,害羞的她會笑著跑向我,我喜歡把小小的她抱起來,放在大腿上面跟她玩;有對看過最不像雙胞胎的雙胞胎,妹妹瘦瘦小小,不像非洲人的面孔,我叫她小帥踢,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不知受了什麼委屈,眼眶泛淚,很惹人疼,結業式要離開的時候雙腿把瘦小的她夾起來拍照,這小傢伙竟然要脫我褲子 !心中住了這兩個小女孩,我自私的希望她們會記得我這個過客,若再見到我,會跑過來抓著我,輕輕地說聲Rebecca

回台灣之後因為時差的問題,好幾天都精神不濟,哥哥開玩笑地說「你可能三魂七魄的其中一魂留在迦納沒回來,該收驚了。」沒好氣地白了一眼後,心底卻有一絲無奈:在台灣被現實壓抑的一切,迦納的簡單生活將那一層層複雜卸下,成了最純粹,但那份純粹,帶不回來,只停留2011在迦納的那個夏天。

有人跟我說:「台灣跟非洲比起來真的進步很多耶。」在大家認知上的進步國家,到了認知上相對落後的國家,卻得到心靈上的滿足。從前,我認為「沒熱水供電又不穩定好可憐喔。」如今覺得,抱持著那種想法,很可恥。都市化和現代化遺留給我們的到底是什麼?

[2011年團員心得] 孔思今




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以什麼樣的心情、在什麼樣的狀況之下、和什麼樣的人等等,踏上非洲大陸這塊土地。這一切彷彿像夢境一樣不真實,但記憶卻是清晰可見。

從籌備期,到集訓前,到出團的打包那天,都還沒有感覺到自己即將要去到一個全新的大陸,就算歷經兩次轉機、吃了好幾次飛機餐、和團員在座位上談笑一直到我們抵達、開上高速公路,看著街道外的風景、人群,才感覺到─我們終於要兌現從去年年底到現在的目標。

迦納的景象,很衝突。明明就是像高速公路的道路,卻有滿坑滿谷的人群在馬路旁、甚至是上行走,那些人頭頂著盆子或箱子,裡面裝著要兜售的物品。面對著橫衝直撞的車輛,那些人卻依然慢悠悠的在路旁行走,眼神清清淡淡的掃視車輛,但卻會在車輛停止的時候快速地蜂擁而至,瞬間熱情地從車窗外拉你的手,劈哩啪啦的推銷。而那樣的人群,對應上頭常常灰濛濛的天空,和紅土砌成的牆舍屋瓦,那種生命力與寂靜的衝突著實在我腦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甫達Somanya,第一次與迦納合作夥伴相見、第一次看到上課的教堂、第一次走在街道上前往餐廳、第一次嘗試迦納國民食物,那麼多的第一次從現在的時間點看回去,卻是神奇而懷念的感覺。還有第一次開始教學,那種緊張和語無倫次的感覺,那種小朋友兩隻烏溜溜的大眼睛盯著你的尷尬感;或他們逕自使用程式選擇性理會你的無力感,到後來都已經漸漸習慣;課也教的越來越順暢,常常上到一半就會有感覺「這邊差不多該出現問題了」,再慢慢去調整。

想到我們心態的轉變,一開始我們是外來者,後來彼此卻如此貼近。對於他們的接受、和真誠而羞澀的笑容,除了真心的溫暖之外,還有無窮無盡的感謝。

過程中難免有溝通上的摩擦,和一時難以理解的文化衝擊,然而在已經過去的現在,那些不愉快竟看起來還有點像什麼甜蜜的負擔。總覺得情緒一時會蒙蔽理智,然而理智判斷下的結果也並非總是正確,或許包容與真心才能夠真正維持下去吧!
我想到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她是我最喜歡的學生。雖然她總是用和我講話時差了十萬八千里的凶狠表情對朋友們頤指氣使,儼然是個小霸王,但她輕輕勾著我手的緊張表情、輕聲細語講著悄悄話那小心的模樣、和我分享用OLPC程式做出圖文並茂的小信件的開心笑容,都成為我心裡的小綠洲。隔沒幾天,她拿著一瓶小果汁,輕輕的放在我手上,說”I bought this for you.”,除了滿滿的驚喜之外,我感動的是─能夠讓他們有這種想要給予的心情,是多麼難能可貴。

迦納的景象,衝突卻簡單的美麗。儘管車速很快,窗外的景色卻是不變的─可能是高過人身的草群和樹叢,它們腳下是暗沉的紅土,頭頂是灰白的雲朵;又可能是一排排的紅土房子─門口掛著匾額簡單的表示店名,有時會冒出一兩個大傘搭著的小攤子─黃色的大傘會寫著MTN,或是紅色的大傘就會寫vodafone,那是手機加值站,還有在街道旁悠悠的用迦納步調行走的迦納人。這些景象一直在行動,但卻安分的可愛;一切都很簡單,但彷彿看著就不會想要再得到什麼,他們的精神是這麼地富足。

我在迦納,幸運地多了一些觀點、多了一些感受。在那邊的生活,簡單而真實、忙碌而幸福、質樸而富含潛能。每個地方都有她美麗的臉孔─迦納的臉孔,一點都不光鮮亮麗、一點都不令人夢寐以求,卻是最純粹的美麗。希望她美麗的樣子可以因為愛的灌溉而成長,但仍保持她原始的靈魂。而我也會一直想念每天在那裏坐著看星星的夜晚。

[2011年團員心得] 陳怡君




行前
在迦納團,我是擔任公關的角色,出發前一直對於資源的募集有滿大的壓力,深怕預算不足出不了團,但我發現最困難的不是預算,而是人的問題,我們與指導老師因為溝通的問題,很多專案內容、停留日期都不是很確定,團隊向心力更是降到了谷底,好幾次差點就流團了,最終是仰賴部分團員的堅持跟意志力,希望可以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的堅持信念,在最後一個月緊鑼密鼓的集訓,才得以出發。

服務旅途中
為了節省旅費,我們選擇了要不斷轉機的航班,從台北>香港>曼谷>衣索比亞>迦納,整整在飛機上待了二天的時間,在非常疲憊下,我們到達了非洲,前幾天在非洲時,因為環境不熟悉加上既有的印象,心中還是有些怕怕的,不管是街上的人跟食物都不是很適應,但一到服務開始,接觸到熱情的小朋友跟當地有心關懷ICT電腦的人後,我發現這個世界還是有希望的。看到他們眼中的好奇心、每天排隊在教室外門口等待上課、上課後而增加的信心跟成就感,都是讓我們服務的動力。
當然課餘之間,我們也透過一些歌曲帶動、少林拳教學、書法教學與他們進行文化交流,他們也回饋我們一些非洲鼓舞及拍手遊戲,看到每位孩童露出天真的笑容真的非常感動,同時也跟他們建立起友誼,互相介紹自己的生活跟國家。

服務結束
其實整趟服務旅程中,顛覆了很多對於非洲想像,隨處可見的動物、生活條件很差的環境、治安動亂的生活,這些答案都可以去除,迦納當地的動物,我想並不多,生活環境雖然不是非常理想但也算是差強人意,人們也皆有自給自足的能力,透過耕耘、製作串珠、商品交易的工作自力更生 。更有一群當地受過教育的年輕人,自發願意組成團隊關心他們自己的社會,希望可以透過資訊的力量對全世界發聲,當然我想這也是我們相當期待最終能看到的美麗境界,工具平台我們可以提供,但軟性的知識擴展跟維護,我想是需要長期去維持的,同時也是必須要提醒他們總有一天是要靠自己力量站起來的,有此改變的決心,才有改變的可能。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2011年團員心得] 吳孟樺


   
  2011年夏天的尾聲,我們飛過了大半個地球、經過三十個小時的旅程,但還是很難相信自己真的踏上了早已在腦海裡想像了千百遍的非洲大陸。從去年十一月開始,這趟旅程、這個國家、這些人們就佔據了我生活中的好大一部份,一直到今年八月底整個計畫落幕。此刻的我坐在電腦前帶著複雜的心情開始細細回想起這段時間的點點滴滴,一切感覺都好像已經離得好遙遠,卻又歷歷在目。

和團員一起努力的每一分每一秒、累積起的革命情感,是我最珍惜的回憶、永遠的珍貴寶藏。一起經歷了這將近一年的風風雨雨,很開心是跟你們一起,大家的微妙關係無論如何是我心中最棒的組合,永遠無法被取代的!

再來從這趟旅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講起-當我們走在當地的街上,總會聽到小孩子興奮的叫著「bafulu bafulu !」-意思是白皮膚的外國人。在台灣,我們對於各種膚色、人種早就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但對於當地的孩子、甚至大人來說,外國人卻是一種很稀有的存在,因此我們總是像珍奇動物般的被注視著。正因為這樣不停的被提醒著自己是外國人的事實,讓我不禁常常會質疑自己,以一個「志工」的身份來到此地,到底能為他們帶來些什麼樣的東西?在Somanya這個小小村落,加加總總我們也教了將近兩百五十個學生。兩個星期的課程中,我不斷的在尋找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在來來去去的學生身上得到答案。經過了這整個計畫,回頭一看,我發現我所能夠相信的只有在這過程中,我們能多在一個孩子的心中埋下一顆希望的種子,讓他對於這個寬廣的世界多出一點點好奇。期待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這顆種子能慢慢的萌芽、開花,在他們的生命中產生一些不一樣的啟發。

反而是我自己從這些學生的身上,得到了很多嶄新的想法;許多在我價值觀與思考模式中自然到不會花一秒鐘多想的事,在他們的心中卻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這一趟旅程,顛覆了我心中太多的「理所當然」。許多我們平常習以為常的事,在這裡遠的要命的國度都變得太不一樣了。這一切的體驗,都是我過去未曾、也沒有辦法設想到的。在這短短的幾個星期中,嘗試著去理解一種完全迥異的文化、以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看待各種事物,使得我心中一直存在著卻從未注意到的框架遭受強大的衝擊,才發現過去自己的觀點與視野是多麼的狹隘。歸國至今也快要滿月,許多當時發生的好的、壞的事情都慢慢離我遠去,但這樣的體會卻深刻的留存在我的心中-我學會永遠不要將自己的思考設限,因為這個世界充滿了無限可能。我想就算過了很久很久,2011年的夏天都會一直是我記憶中一塊鮮明的色彩,有著深深的衝擊,也有著滿滿的回憶。


[2011年團員心得] 連雪涵



感動很多種… 
有種感動是細水長流,不容易察覺,卻一點一滴累積在心上;
  回台灣一星期後的我,忽然感受到迦納累計在心中的重量,讓我有點難以招架。 

報名?
不停地掙扎是否參加國際志工徵選,心中的問號不外乎是「當國際志工真的有意義嗎?」、「我有機會因為這而改變一點點世界嗎?就算只有那麼一丁點。」等混亂的思緒!直到我了解到這些問題是不可能用言語回答,除非自己去體驗和感受;那一刻起,我就將自己的熱忱投入一個無限可能的國度,一個連接台灣和迦納的國度!

無限可能性
  迦納團的特色在於每年都會構思新計畫,所以我們的開始是不受限制,是一片廣闊的平地,若我們是建築師,那我們擁有所有權力去挑選最適合建構的形狀,有一切自由去搭配每一層樓的顏色,選擇因地制宜的材料……發想出一個最適合今年服務的內容是如此甜美的目標,但帶來的困難和挑戰也是不停得倍增;沒有限制與沒有想法在某些時候畫上等號,在過去幾個個月的開會,我們不停的撞牆打轉,有時真是灰心到賭氣但團員們總是有人挺身而出,用表現和決心讓大夥繼續聚在一起,一起走在著條荒野的山路!

回想起來,腦中畫面一瞬間跳到了大家將30OLPC打包到行李箱的
情景,而下一秒鐘又是飛機降落在非洲迦納,掌聲響起的那一刻!服務過程裡我問自己,當我們選擇到迦納服務的同時,當地人卻只能無條件接受這一切發生!而這突然開始的IT教學也將會突然結束,這樣看來也許悲觀了點,但至少提醒自己在當下的每一刻都應該使出全力、問心無愧。

人與人的相處不管在哪裡,都是最原始與珍貴的!

  我記得第一次佈置教室後,附近的大小朋友等不及明天開始,當下便好奇的問了我們很多問題,於是第一堂「地下IT SCHOOL」就這樣開始了,我的第一個學生是一個當地的電腦老師,他專業各類的繪圖軟體,於是我們開啟Paint,裡面的功能比小畫家還陽春,原本我很擔心老師會提不起興趣,沒想到我們倆就用Paint裡的打字功能聊起天來,用不同的顏色輪流回答對方打的問題;最後他寫道,有機會一定會拜訪台灣,因為那是一個去了不會後悔的地方!這句話就像是能量飲料般暢快了我整個人。之後看見他時,他總是用「朋友」稱呼。短短的一個小時裡我才是收穫者,我看見當地人自然地流露感情,也第一次體會到工具的可能性是使用者自己去劃定。 

感動
最後一天的歡樂結業式中,我看著表演著跳舞的腳步,每一步是那麼踏實且有力,那種扎扎實實踏下去的震懾,像是精確計算過每一步的角度般充滿信心,在那每一個個節拍,我雖然說不出來那是什麼形狀和顏色,但是我感受到濃濃的非洲文化和精神!而那正是撥動心弦的弓,譜出的樂符也是至今我依然無法遺忘的。 


後記
最美的第一名
我坐在tro tro裡,路面有點顛簸,座位是稍嫌擠了點,然而從大家肩膀、頭縫中望去,是一面我最懷念的迦納天空!

天空,看向不同面的天空,如同星巴克的城市馬克杯代表著一個地區,天空正是將一個地方完整儲存,投射給旅人,陪伴著當地的每日每夜!
我非常享受坐在車上,陌生的路線找不出頭緒,但享有涼風與專屬迦納的天空,我覺得自己得到一種完全的解放。車上,我有時睡得不省人事,有時我們一夥聊天忘我,但偶然一瞥的藍天白雲,卻給了我一個完整回憶!它,可以是最不起眼,卻有著我每天心情的地方。

最媽媽第一名
「七點囉!大家起床。」

在女孩房裡,每天都是團長用母愛呼喚大家!每天早上,花心思梳洗、賴床、分享夢境、抱怨蚊子惱人的戲碼輪流上映著。而這裡就是我們開始一
IT教學的地方,也是過去三星期裡我們在一起的「家」,我們的家可以稱為小鳥雖小五臟俱全,蚊帳、浴室、冰箱、枕頭、軟墊一樣都沒有少!而其中,我們獨愛有著兩大疊塑膠椅的小陽台,這裡除了有椅子外,當然少不了迦納的涼風、時而發瘋的羊群們、很懂得享受的家狗等,以及一個可以讓大家完全放鬆的廣度!在小陽台,我們迸出許多教學火花;在小陽台,我們可以將包袱全都卸下;在小陽台,是我在迦納生活的詮釋。

回國後,不管再怎麼去思考回味,總是留下許多美好與遺憾……而我,只能將學習到的存檔為:2011年國際志工迦納團的成長。偶爾咀嚼、提醒。